了解高校畢業(yè)論文查重修改的方法
首先、謙虛地征求別人的意見
初稿完成后,請他人幫助修改是一種更好的方法。俗話說:“旁觀者明,權威者迷”。我寫的文章總是認為“文章本身是好的”,而且沒有問題,別人站在一個比較超然的位置,很容易在文章中發(fā)現(xiàn)錯誤。當一個人寫文章時,不可避免的是他考慮不全。文章寫完后,請大家傾聽和傾聽別人的批評這是個好方法。當然,筆者在聽取他人意見后,應進一步消化、探究、取長補短,集思廣益,然后統(tǒng)籌兼顧,摒棄自己的偏見,吸收他人的見解,使論文達到理想的水平。
其次、熱改法和冷改法交替使用
熱改造法是指在初稿完成后,立即進行修改的方法。這種方法的優(yōu)點是:記憶清晰,印象生動,變化及時,避免遺忘。缺點是:由于作者在寫作中處于興奮狀態(tài),很難看到需要刪除的部分,而且往往很難割愛所謂冷改法,就是在初稿完成后,休息一段時間在修改的方法,這種方法可以避免熱改造方法不冷靜、不清晰的缺點。由于人腦的思維有一定的滯后性,初稿寫出來了,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仍然很難脫離論文,按照原來的固定思路,初稿中的問題很難找到,寫作的成敗也很難判斷,只有把稿子放上一段時間,作者的頭腦平靜了,原來的偏愛和偏見也淡了,重讀初稿很容易擺脫原來固定思維的束縛。特別是筆者閱讀了有關問題的信息和思考,產(chǎn)生了新的感受、新的熟悉,再看初稿,很容易發(fā)現(xiàn)不完美和不恰當通過消除多余和不足的補充,提高了論文水平。
第三、通過朗讀,錘煉文字
論文初稿完成后,閱讀幾遍,找出問題,然后進行修改這種修改方法,對于文中的祈使句、缺乏清晰度、缺詞、語言不成比例等問題,不易發(fā)現(xiàn),但即使在閱讀后也會被讀出有時候,你不光憑“感覺”就能發(fā)現(xiàn)錯誤。一些古代詩人寫和讀課文,總是反復唱,改到順口為止。杜甫是“新詩改罷自長吟”的,他的詩作寫完后,他會一遍又一遍地讀,在閱讀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然后修改。寫詩,散文就要這樣,一些有經(jīng)驗的作家非常重視這種修改文章的方法。大學生寫畢業(yè)論文,語言還不是很熟練,用這種方法發(fā)現(xiàn)問題修改也是可以降低論文查重率的。
第四,學會修改符號的方法,養(yǎng)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
論文的修改工作一般是在稿件上進行的,因此必須盡量保持稿件的清潔、修改、修改,并以書面形式明確表達有些學生在修改稿件時容易亂涂亂畫,不僅不整潔,而且容易造成混亂,正確使用修改后的符號是避免這一缺點的重要途徑。同學們可以參考1981年12月,國家頒布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(yè)校準》GBI-81《校對符號及其使用》,標準中有22個符號。
2019-11-07 | 作者:paperfree
相關文章
院校的論文查重檢測入口一般在哪里能找到呢? 畢業(yè)論文查重的最小檢測單位是什么? 免費論文查重是否對我們有用處? 論文答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 判斷免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(tǒng)的質量標準是什么? 論文引用的法律條文會去進行論文查重嗎? 論文查重過程中參考文獻不小心被標紅是因為什么?上一篇: 畢業(yè)論文在修改審稿人意見時應注意哪幾點 下一篇: 論文查重時常見的問題有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