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篇一律的教案,老師們的教學質(zhì)量真的能保證嗎?
教案,就是教學方案,以前讀高中時跟一個教數(shù)學的老哥關系蠻好的,以至于兩個人在閑暇時間什么都聊,然后就聊到了教案這個東東,看他寫的內(nèi)容與教的完全不同,那時候?qū)Υ艘簿褪呛闷嫘膹?,問這問那的的。教案這個東西其實是教學服務的,但是經(jīng)常會有人檢查的,就是教研員。而且還要經(jīng)常聽課什么的。而且他們也是靠職稱來晉級的,職稱就要寫論文,論文還要選論文檢測系統(tǒng)。教案在他們眼中其實一文不值,還不如多努力搞些論文來升職稱呢。
什么是好的教案?
根據(jù)他的解釋,一般來說格式要完整,這篇教案要圍繞課題而來,還有學生的學習情況,學習目標、重點難點,還有課時準備和安排,當然了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與也是的,教學的流程也要寫進去,要設計作業(yè)還有板書等等,還要寫教學反思,當然了字跡一定要好,因為有人要檢測啊。
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?
一般來說,遇到要檢測都會提前收到通知的,所以老師們就一起開始了集體備課的,你寫幾個單元,我寫幾個單元,他又從朋友那里找?guī)讉€單元,又從網(wǎng)上找到了一些現(xiàn)成的教案,美滋滋,畢竟一個年級組的老師這么多,每個人分工合作好了,教案完完全全沒問題。
但是這些教案會用嗎?可能從來都不會用吧,負責任的老師一般都會自己定期寫,不搞這些同流合污的事情,而且一般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。其實每個老師對教學課本的內(nèi)容理解是不同的,教學方法和風格也是如此,還有每個人面對的學生也是不同的,這些教案都是用來躲檢測的。當然了最好笑的是教案反思,問他為什么一定要紅色的字體標注???他說這樣代表我們認真反思了,并且是很深刻的反思。
教案,是用來教學的方案,而非應付教研員和檢查的,教學質(zhì)量這個不得而知,但是作為家長父母和你們自己肯定也能知道。
Paperfree原創(chuàng)
2018-10-09 | 作者:paperfree
相關文章
為什么高校要引入論文查重系統(tǒng)去檢測論文呢? 論文查重系統(tǒng)中的數(shù)據(jù)資料庫有什么用處? 課程論文會不會去進行查重? 個人使用論文查重系統(tǒng)要注意什么? 去改變語句順序是否能防止論文查重呢? 大學生寫畢業(yè)論文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? 已發(fā)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后還能再發(fā)表嗎?上一篇: 引用的資料哪些論文檢測網(wǎng)站能查重? 下一篇: 跑車家長被移出群聊,教育出了哪些問題?